當我們想著如何克服上述困擾時,我更傾向先了解產生這些情緒與困擾的源頭在哪,了解源頭才能找到合適的⽅法。
跨性別者在剛覺察自己的性別認同後與嘗試透過覺察後的改變⿎起勇氣走出房門時,這是跨性別最常見也是最先浮現的困擾,第⼀個考驗是在意他人的眼光,尤其是踏出自己的房門外去與這個世界產⽣連結與互動。這反應的是跨性別者內在的自卑、自我憂傷,也許也夾雜了對自我的不滿,例如:我現在跨得還不成功、我才剛嘗試跨越後的⽣活,我還想再擁有更好的跨性別⽣活。這些話語都與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自我價值有關,可以嘗試反問或告訴自己這幾句 ,「我⼀定要跨的成功才快樂嗎?什麼才是跨的成功呢?我不符合主流審美,但我仍舊美好;我的價值不是由外在來決定,是我有多勇敢在成為我自己」。
也許對覺察自己是跨性別前的多元性別者,以前出門買個早餐並不是問題,但開始覺察、實踐自己想要的⽣活、穿著打扮之後,往往需要面對他人的眼神掃視、叫錯稱呼、互動上忽然的遲疑,甚至是明確的露出厭惡表情與拒絕互動, 這些都是對自我價值的挑戰與磨練,而引發出的焦慮,導致難以出門或出門後總是引起許多的身心症狀,或許可以嘗試以下幾種自我練習的方法,第⼀個是先將自己出門的經驗記下來,可以用自己擅長喜歡的方式,錄音、手機備忘錄、日記,並回看自己在這個過程產生的焦慮源頭是什麼,以及在意他人的哪些語言,最後可以根據覺察的這些焦慮源頭,做腹式呼吸與冥想,以及正向的自我內言(用正向的語言鼓勵自己)。也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人多陪自己出門,並在出門後與朋友核對出門的經驗,也許會發現我們擔心的事,或許並不會發生,例如:被指認出不想被指認的原有⾝體特徵,肩膀、喉結、胸部等。
另⼀種焦慮與憂慮是來⾃⼤眾主流對順性別/跨性別展現的各種刻板印象的期待,像是男性有低沈的聲線、女性有凹凸有致的曲線、甚⾄期待跨性別比男⼈更像男⼈、比女⼈更像女⼈等等,但不是每個順/跨性別都符合這些社會期待,很難每個⼈都符合這些主流的審美價值觀。這在⼯作場合上,常常會使我們得到更多壓迫,甚⾄更多的壓⼒,但這份壓⼒往往更真實也更具破壞性,我們需要嘗試將外在/社會不合理的期待與我們⾃⼰分開,也就是⼯作上這份焦慮或憂慮,並不全然都與我們有關,有時是他⼈的課題(這個社會對跨性別的不合理想像、不夠理解的刻板印象導致的歧視), 我們需要把這份課題回給對⽅, ⽽不是承擔別⼈的性別刻板印象,或承接這些性別不友善的互動。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房間挪出⼀個空間,接著我們站起來,說他剛剛的不禮貌與讓⼈受傷的語⾔,是他不懂得控制情緒、或他要上更多課理解跨性別,我們把他要修的課題還給他,說的同時將雙⼿由胸⼝往外拋,讓⾃⼰理解與實際感受課題分離在⾝體與⼼理的作⽤。
最後,如果你發現上述的⽅法帶給你的幫助有限,也可以尋找專業且具性別友善的⼼理諮商資源(尤其是有提供線上諮商服務)或者求助在地的跨性別團體 ,求救有時也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喔!
撰稿者:方嵐嫣(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