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作者:許秀雯(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跨性別免術換證公益訴訟律師)
這是一本珍貴的書。是一本跨性別者自我覺醒,投入公共參與、乃至從政之路,希望改變弱勢者命運的自傳書寫。
以跨性別生命故事為主題的華文書,市面上能找到的並不多,一方面因為跨性別原本即為人口中的少數,許多人「跨出去」後,並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過去,從而這一類跨性別的公開敘事截至目前,仍頗為罕見。
▋不同於歐美,來自亞洲的跨性別者敘事
印象中我讀過的第一本有關跨性別的自傳書寫,是英國知名記者兼史學家珍.莫里斯(Jan Morris)的《難題(Conundrum)》,出版於一九七四年,是世上最早由跨性別主體自我發聲,談論個人性別認同、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等經歷的先鋒之作。我當年讀的是一九九五年、由文學家郁達夫之子郁飛翻譯的版本,書名為《我是變性人:顛覆兩性者的自我告白》。
在臺灣,跨性別自述的重要作品還要算上費雷思(Leslie Feinberg)的自傳體小說《藍調石牆T(Stone Butch Blues)》,該書一九九三年於美國出版,臺灣中譯本出版時已是二○○○年(譯者陳婷);值得一提的還有凱特.博恩斯坦(Kate Bornstein)一九九四年出版的《Gender Outlaw》,中國譯者廖愛晚將書名譯為《性別是條毛毛蟲》,二○一三年在中國出簡體版,臺灣則無譯本。
以上幾本書都是英美跨性別者的著作,而日本第一位跨性別議員上川礼的《改變性別,是為了活出真實自我》,在風格或內容上都提供了迥異於上述歐美跨性別者的敘事。
本書記錄上川議員的性別與情感認同探索歷程,具體勾勒出日本社會的性別文化輪廓,更寫下她本人逐一親身「體檢」日本法律制度如何對待跨性別者的經驗。
有性別認同抗爭實錄,例如記述她在法定性別未變更前,即爭取正式以「女性」身份參選、戶籍性別與性別表現不同造成社會參與、乃至社會保險等制度使用上的困境;有旨在賦權的教戰守則;也有對其他多元性別者接近於心理勵志的溫暖提醒和建議。
▋對「跨性別」需有的正確認知
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臺灣,作為一個LGBT運動的積極倡議者,我認為我們社會的多數人仍對跨性別相當陌生,且往往欠缺正確認知。跨性別的資訊相對匱乏,可想而知,跨性別的兒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也會匱缺典範及認同的資源,所以跨性別主體能自我表述、自我發聲就格外重要。
本書二○○七年在日本出版,當時的精神醫學界普遍使用本書中所使用、較具有病理化意涵的「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一語,來描述/診斷跨性別。但過去這些年,全球精神醫學的兩大體系,包括美國精神醫學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對跨性別的見解均有重大改變。
二○一三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已改用「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取代「性別認同障礙」;世界衛生組織於二○一八年公布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1)正式版,則改用「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的診斷取代「性別認同障礙」,並將之從精神疾病章節移到性健康章節,此舉普遍被視為是跨性別去病化的重大里程碑。
簡言之,無論是「性別不安」或「性別不一致」,都不再把跨性別視為疾病。性別認同的多樣性是「正常」的,這是今日臺灣的讀者在閱讀此書時,必須要理解的一個補充脈絡。
▋為自己發聲,上川礼推動立法
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盟)和上川議員的緣分最早可追溯自二○一四年底,當時伴盟專員徐蓓婕赴日實地訪談多位日本LGBT運動者,上川議員就是其中一位,當時我就被上川議員從政故事的戲劇性所震撼。
二○一五年,我受南韓正義黨之邀到南韓國會演講,分享臺灣多元成家運動的進展,上川議員也是該場國會研討會的受邀講者之一。
後來在不同的臺日同志運動者交流場合,我與上川議員有了更多接觸與認識,對她溫柔堅毅的人格特質,以及以跨性別身份獨立參選地方議員、次次高票連任的成就印象深刻,所以當我知道她曾大力推動日本性別變更法律「性別認同障礙特別法」,並把相關推動立法及從政經驗寫成書後,我就想,啊,這一定要引介來臺灣啊!亞洲的跨性別需要相互看見,縱使臺日的社會脈絡與進程不會一模一樣,也必有值得借鏡之處。
依據日本過往法律規定,戶籍性別曾經只允許在登記錯誤或疏漏的情況下才可以變更性別登記,從而在二○○一年,有多位「出生時被指定性別」與「性別認同」不一致的跨性別者,即使完成了性別重置手術,法院仍駁回其變更性別的聲請。
上川礼在二○○三年首次當選地方議員後,抓住執政黨有意立法的政治時機,和其他有志之士開始推動「性別認同障礙特別法」立法,最終在同年七月立法通過。上川坦言,這個版本的立法內容對她及許多一起奮鬥的人來說,其實都不太能接受(相關條件相當嚴苛與不合理,包括強制手術要件以及「無子條款」等,比臺灣現狀更為嚴苛),但在當年,日本根本不允許變更戶籍性別,特別法通過至少讓性別變更登記在法律上有了依據,讓跨性別者的需求與社會處境打破沉默、成為正式的政治議程、提升跨性別者的社會能見度,而特別法的不完善,則成為未來繼續改革和爭取權益的標的。
▋從她的改變,看臺灣可以扭轉的現況
而在臺灣,跨性別者的性別變更欠缺法律明文規定,長期以來是依據內政部二○○八年的一紙函釋規定:跨性別者若要變更法定性別,當事人必須出具兩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診斷書,以及合格醫療機構開具的手術證明,若要由女性變更為男性,需摘除乳房、子宮、卵巢;若要由男性變更為女性,則被要求摘除陰莖及睪丸。
問題是,跨性別者有其異質性,不是每個跨性別都想要或需要動手術,也不是每個跨性別者都能負擔手術的高昂費用及手術風險。我和伴盟義務律師團因此自二○二○年起,陸續代理了三起不同的跨性別當事人要求免術換證(變更性別登記取消強制手術要件)的司法訴訟,希望藉司法判決,宣告內政部函釋違法(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侵害跨性別人格權、平等權),還給跨性別公民性別認同的基本人權。
與此同時,伴盟也成立跨性別工作小組,進行民間版性別登記與變更的法案研擬,期望改變政府十多年來的不作為狀態,推動立法,讓未來包括跨性別、間性人/雙性人/陰陽人(intersex)、非二元(non-binary)等多元性別,都能擁有更多元與自由表達性別認同的權利。
▋聆聽他們的聲音,改變看待性別的視野
作為一個公開出櫃的女同志,上川在書中寫到的許多句子時常讓我驚豔與共鳴,她強調弱勢族群若想要改變處境,就必須發聲、表達需求,也用她自己的經驗,溫柔而又堅定地提醒大家──「欺騙自己的心,絕對得不到幸福」,要「與社會共生」,藉由積極的社會參與和行動,主動改變迂腐陳舊的社會價值觀。
性別是一條河流,而這是一個在河流中曾經就要沒頂之人,學會游泳、優雅渡河的作品。作者用行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和日本社會。我要特別感謝時報出版社決定出版此書,也邀請您閱讀此書,一起加入改變性別視野以及世界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