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盟於2023年2月發起跨性別友善校園計畫,一起參與該計劃的高醫研究所所學會的同學,這幾天傳了《高雄醫學大學校園性別友善空間調查問卷》給伴盟的夥伴,我們看了都十分詫異:這份問卷看似立意良善,卻在問題設計上卻處處顯露了對性少數的歧視及不理解。
這份問卷問題在哪裡?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一一盤點:
不要再問生理性別!
隨著跨性別概念逐漸為人所知,許多人開始意識到,性別不是只有生物特徵或戶籍登記的面向,還有所謂性別認同的議題牽涉其中,但也是在這樣的脈絡下,近年來許多問卷開始刻意詢問「生理性別」,這樣的問題設計不僅冒犯、也會使得許多人不知如何填答。
事實上,所謂的「生理性別」也並不是一個單純男女二分的概念,若綜合性腺、性器官、性激素、性染色體等構成我們所認知的與性別相關的生物面向,所謂生理性別不但並非二元,甚至也不是穩定不變的,首先世界上存在許多不同類型的雙性人,且一個人也可能會因為內分泌、更年期、荷爾蒙補充、性器官摘除等各種情況而使得生理狀態在不同階段有所改變,這些情形都不是非男即女的二元框架所能含括。
對於雙性人、已經換證的跨性別、或是已接受部分性別肯認醫療的人來說,遇到這類詢問「生理性別」的問題往往會感覺被冒犯、強迫出櫃或難以作答。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問卷設計者都應該思考:蒐集性別資料在統計上的意義?問卷所想了解的問題,與性別有何關係?如果問卷的設計者沒有帶著一定的問題意識或假設,即便蒐集了性別資訊,最後也無法做出有實質意義的性別分析。我們理解也支持在許多情況下,性別統計與分析有其意義,但欠缺必要性的時候,我們建議可以略過此一問項。
多元性別學生的存在,不需要全校師生的同意
在問卷的第二頁可以看到:「2.您是否同意與LGBT+學生住同一樓層、不同寢室?」、「6. 您是否同意在學校完備相關配套措施下,由LGBT+學生自行找同住寢室的室友?」
這個問題實在有太多令人困惑之處,首先,LGBT+學生是型態各樣的多元群體,這題是想表達什麼呢?
更別提這個問題的設計充滿歧視,等同是在表達:男同志入住男宿、女同志入住女宿、跨性別者依照自身需求入住宿舍,都需要全校師生的同意。
公共空間的使用不只是硬體問題而已,而是關乎於這個空間的擁有者能不能承認並尊重多元性別者的存在。而其他學生或是家長的「不舒服」,不能成為拒絕性少數學生存在的理由,面對跨性別學生權益與其他學的衝突,學校的角色不應該是逃避,而是落實教育者的職責,釐清這種「不舒服」感受的來源,培養學生對於多元性別的認識與理解。
敬告各所大專校院,請不要把建置友善空間的責任,推卸給多數決!
性別友善校園空間議題被倡議多年,教育部也於2022年發布《大專校院學生入住宿舍性別友善處理原則》,各所大專校院逐步意識到該問題的重要性。但是許多學校為了逃避建置性別友善空間的責任,經常透過這類全校性的問卷,企圖用多數的「民意」作為不行動的藉口。
伴盟在2023年8月5日舉辦跨性別友善校園座談會,會議上,台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問題:「許多學校做過問卷調查,問過學生願不願意入住友善宿舍、或是願不願意支持。調查結果因學校而異,我們看到的現況是,即便支持的人很多,學校還是會著重在反對的那群人,甚至是以此為由不推動。」
我們相信學校有責任提供友善的制度及空間給跨性別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被支持、並在成長階段逐步建立自信。校方若有足夠的善意及熱忱推動跨性別友善校園,應可透過召集利害關係人的焦點座談、或者是與性別友善的專家學者一同研擬性別友善的校園制度,而不是用多數暴力傷害性少數權益。
留言處有伴盟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一起研擬的「跨性別友善校園評比量表」,裡面非常詳盡地呈現我們對於友善校園空間及制度的想像,非常歡迎各所大專校院的同學來填寫。
伴盟也非常樂意跟各所大學的承辦人員討論制度或空間應該如何設計,才是對跨性別者來說友善的校園環境。
歡迎想加入評比計畫的夥伴,下載評比量表後、在自己的大專校院檢測。檢測結果歡迎寄至 contact@tapcpr.org,伴盟將會統整各校結果並公告~